本网站为互联网非涉密平台,严禁处理传输国家秘密、工作秘密或敏感信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内新闻 >> 正文社内新闻

出版社举行“出版视界”第4讲

    点击数:59 次

2025529日,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举办“出版视界”第4讲——“出版名家经验分享”。本期主讲人是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获得者、广东省首届出版名家、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原社长兼总编辑卢家明编审。我社党委书记张明、社长房俊东、副社长兼副总编辑庄严以及40余名编辑参加。

在“古籍文献(引用)编校中的常见错误及致误原因浅说”经验分享中,卢家明聚焦图书编校痛点,从夯实编校基本功出发,系统剖析古籍文献(引用)核心问题:句读错误、用字错误及其致误原因。卢家明强调,古籍类图书通常涉及天文、地理、历史、文学等多学科知识,编辑人员要在古籍版本、校勘整理、句读、古文常识、专业知识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储备,要“切”要“磋”,要“琢”要“磨”,以严谨求实的态度去对待处理每个细节,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积累,养成敢于质疑、勤于思考、经常翻检工具书的好习惯。


   在“做个好编辑:一生的追求”经验分享中,卢家明认为,做个好编辑,最基本的一条衡量标准,就是能不能策划编辑出好书——既有文化品位又有市场的好书,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能经得住历史和时间考验的好书。他结合30多年躬耕于出版领域的丰富实践,从“高度的职业认同和炽热的职业激情(爱书如痴)——做好书做好编辑的力量源泉”“选题敏感(眼力和悟性)——发现好选题、做好书的利器”“真诚沟通——与作者良性互动的良方”“深厚学养——炼出精品图书的保障”“善疑慎改,改必有据——编校加工的重要原则”“政治敏感——做个好编辑的安全保障”六大维度阐释了优秀编辑的核心素养。他指出,政治敏感性绝非凭空获得,而是养之有素的,归纳起来有“三多”和“三勤”,即“多看、多听、多问”及“眼勤、腿勤、嘴勤”,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自己在编辑工作中独特的政治敏感性,把好意识形态关和导向关。

本次讲座也是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建社4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这场融合了深厚实践经验与崇高职业理想的分享,不仅是一次宝贵的业务指导,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启迪和精神激励。大家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将前辈的经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各自的岗位上精耕细作、守正创新,努力策划编校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力作,为出版社的高质量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事业贡献更大力量。

 

 

文图:黄华超

初审:庄 

复审:房俊东

终审: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