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为互联网非涉密平台,严禁处理传输国家秘密、工作秘密或敏感信息        
2017年6月15日,“基于大数据架构的中国古村落文化保护与传承云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成果展示暨中国古村落传播力指数发布会在广州华南理工大学12号楼107室隆重召开。本次发布会由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大连理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企业信息与知识管理研究中心、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大型软件开发方法与应用团队联合主办。
嘉宾合影 |
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王众托,华南理工大学常务副校长、教授彭新一,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周燕屏,广东省文联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丘克军,中国民协副主席、广东省民协主席李丽娜,中国民协组联部主任侯仰军,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出版管理处副处长邓广志,广东省地方志办方志处副处长萧艳娥等领导和专家;广州大学文学院前院长、教授刘晓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民族学院院长、教授符昌忠,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唐孝祥等专家学者;大连理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所长、教授郭崇慧,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李志宏,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教授李东,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前社长韩中伟,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卢家明等项目组成员,广东中国民协会员培训班学员约260余人出席了此次发布会。会议由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前社长韩中伟主持。
发布会现场 |
财政部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基于大数据架构的中国古村落文化保护与传承云服务平台建设”由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牵头作为项目建设单位,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大连理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专家团队、华南理工大学企业信息与知识管理研究中心、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大型软件开发方法及应用团队作为协作单位,提供相应的支持。研究团队人才结构合理,具有丰富的项目研究和组织经验;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凭借多年的企业化运作与管理实践,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善于收集、挖掘、整理并进行信息集成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的专业人士为古村落的科学整理和应用示范及未来产业化实践提供了保证。
发布会现场 |
该项目成果之一是中国古村落传播力指数的发布,传播力指数是以一定的标准评判某个古村落在网络上的影响力并辅助人们决策的一种手段。古村落在网络上的传播力可以用古村落网络信息资源丰富程度来衡量:首先,选择反映古村落传播力的不同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具体评价指标,同时人工从网络收集古村落对应指标的观测值;其次,为了体现不同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对指标赋权;最后选用一种排序方法计算古村落网络传播力。
发布会上,华南理工大学常务副校长、教授彭新一在致辞中表示,经过多年的刻苦研究和攻关,由我校出版社牵头,携手大连理工大学系统研究所、广东省民协等单位参与构建的中国古村落文化保护与传承云服务平台建设已经顺利完成了。本项目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的系列文件精神,紧密围绕古村落文化保护与传承、提升其资源利用率及附加价值等内容开展研究、深化工作,我相信本项目对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广东地区甚至国家的经济、文化等的发展会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会为相关科研工作者了解和研究中国古村落提供极大的便利。
华南理工大学常务副校长彭新一致辞 |
发布会现场,大连理工大学郭崇慧教授介绍了中国古村落传播力指数,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王众托,华南理工大学常务副校长、教授彭新一,中国民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周燕屏,广东省文联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丘克军,中国民协副主席、广东省民协主席李丽娜,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卢家明共同进行了中国古村落传播力指数发布仪式。
中国古村落传播力指数发布仪式 |
作为与古村落传统资源不同的新型资源,如何评价、如何传播、如何组织、如何开发、如何利用这部分资源是古村落管理和发展必定会遇到的问题。本项目提出能有效评价古村落网络传播力的传播力指数,提出挖掘古村落网络形象的村落画像,在如何评价和利用这些资源上进行了尝试。同时,这也为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大量翔实可靠的历史资料。如为经济建设提供一定的决策信息,通过数字化的地方信息为各级地方政府和经济部门提供全面系统的有关本地区自然、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使之结合当地现实情况制订出符合本地实情、发挥本地优势的科学的经济发展规划与措施。
图书效果图 |
古村落保护和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发布会上展示了基于大数据架构的古村落文化保护与传承云服务平台,该平台可搜集古村落的数据,为古村落文化保护、传承、研究及对外交流提供数据处理和服务支持。平台采集到的信息数据可以精确到整个房屋的框架构造和历史悠久年份,以及村落整个的变迁历史,还有一些珍贵的族谱,详细记录了这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
项目成果之《大数据与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古村落信息采集操作手册》这两本图书也在发布会现场举行了图书揭幕仪式。广东省文联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丘克军,中国民协副主席、广东省民协主席李丽娜,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出版管理处副处长邓广志,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卢家明共同为图书揭幕。
图书揭幕仪式 |
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王众托表示,中国的城镇化是21世纪的一件大事,对古村落的生存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利用大数据和云平台技术,特别是采用网络众包模式,对我国古村落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梳理、保存、推广,是对“两创”方针的一项重要实践。本项目采用的网络众包模式,从网络群体中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发挥众包用户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整体运作上具有可行性,同时对古村落数据采集工作来说是高效且低成本的,工作质量能够得到保证,可以应用到今后大规模古村落大数据采集工作中。
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教授王众托发言 |
中国民协副主席、广东省民协主席李丽娜也表示,通过这个云服务平台,去古村落旅游的用户随手便能通过移动设备在网络上发表一篇关于古村落的游记或者评论,古村落爱好者也能通过微博、微信等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古村落网络内容。古村落呈现给大众的不再只是停留在纸上的文字描述和模糊的印象,而是以互联网中多种数据格式为记录载体的更丰富和更鲜活的形象,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知识经济信息社会以网民为主要力量的社会大众的实际需求。
中国民协副主席、广东省民协主席李丽娜发言 |
广州大学文学院前院长、教授刘晓明说,项目成果的价值,是把不可见的变成可见的,再把可见的变成数字化的一个过程,并且这个过程对于未来的相关研究具有示范性的意义。
广州大学文学院前院长、教授刘晓明发言 |
在以信息化、技术化为主要力量的21世纪,该项目对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一定的作用。古村落文化是前人丰富经验和智慧的沉淀,在当今人居环境面临困难的情况下,它是人们认真学习的思想宝库,也是在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同质化浪潮中,值得人们保留珍惜的中国传统文化,给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提供了支持。
此次发布会得到了学界和媒体的高度关注。光明日报、新华网、中国新闻网、光明网、中国艺术报、中国社科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新快报、信息时报、羊城地铁报、金羊网、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网易新闻、搜狐新闻、腾讯新闻、新浪新闻中心等媒体分别对本次发布会进行了相关报道。(撰稿:蔡亚兰、黄华超;摄影:王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