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为互联网非涉密平台,严禁处理传输国家秘密、工作秘密或敏感信息        
2023年8月21日下午,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和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工会(老干办)、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在南国书香节举办了一场“丝缕织锦绣——藕丝荷花织物的工艺分享与体验”活动,帮助读者大众认识、了解藕丝荷花织物这一项民间艺术。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副总编周莉华女士、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刘鑫先生为活动致辞。
周莉华女士表示,《藏身花藕间 丝缕织锦绣——藕丝荷花织物的研究与工艺实践》是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精心策划、出版的一本颇具分量的民间艺术研究类图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下,手工艺产业作为一个富民产业,对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有着重要意义。开展民间手工艺创作生产活动,将在培养文化自豪感、增强文化自觉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服务教育,传承文明,致力原创,追求卓越”的办社目标,秉承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理念,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积极发挥学校学科和广东地域优势,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以“学术出版”“教育出版”和“大众出版”三大板块为主的图书结构。《藏身花藕间 丝缕织锦绣——藕丝荷花织物的研究与工艺实践》作为出版社“学术出版”“教育出版”的重要成果,也是与高校、专家、学者密切联结的纽带、精诚合作的支点,希望未来发挥强大合力和资源优势,推出更多服务于教育、具备良好社会效益、受市场欢迎的精品力作。同时,祝贺本书荣获广东省第十届民间文艺著作奖一等奖。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副总编周莉华女士致辞
刘鑫先生首先对南国书香节组委会组织这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表示感谢,同时感谢朱晓琳老师能够把深耕几年的研究进行传播。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是具有农垦精神、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以“农”字为主的学校。党的二十大以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新时代新征程上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朱晓琳老师的作品推陈出新,选择藕丝荷花织物这一特殊对象进行研究,进一步开发其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这不仅是教学成果的展示,它更是一种社会成果,是国家乡村振兴过程中新的成果的展现。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刘鑫先生致辞
图书幕揭仪式
藕丝池田囿,巧者织锦绣。大家是否听说过藕丝荷花织物呢?——藕丝荷花织物是指从荷花茎秆中提取丝状纤维,按压旋转成幼纱线,并使用传统木制纺纱机编织而成的一种布艺。从藕丝缘起到搓丝织布,《藏身花藕间 丝缕织锦绣——藕丝荷花织物的研究与工艺实践》的作者、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教师朱晓琳女士为读者带来藕丝荷花织物的工艺分享。
朱晓琳女士进行图书创作分享
“采莲女郎莲花腮,藕丝衣轻难剪裁。”藕丝荷花织物的垂感极佳,其特有的透气性、防皱性和出色的轻质特性非常适用于服装制作。因荷花茎秆中的丝线纤细、季节性等原因,其制作不易,我们在生活中也不常见到这种天然纤维织物。藕丝荷花织物工艺流程主要有备料、抽取纤维、搓线、成线、布线、编织六个工序。其中独特的纤维抽取工艺是藕丝荷花织物工艺的特色,也是区别于其他纺织材料工艺的关键。分享过程中播放了一朵荷花从抽丝、搓线到编制成品的全过程视频,使读者更直观地了解这一工艺。
《藏身花藕间 丝缕织锦绣——藕丝荷花织物的研究与工艺实践》图书
《藏身花藕间 丝缕织锦绣——藕丝荷花织物的研究与工艺实践》图书分别介绍了藕丝荷花织物的源起考究、田野调查、当下的发展、实用性研究,并探讨了天然植物纤维织物的研究意义及藕丝荷花织物在当代的可能性。藕丝荷花织物由纯植物纤维制作,可回收、可生物降解,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环保纤维原料,也是废弃农作物可持续再生的一个案例。活动现场设置了问答环节与读者互动,读者们踊跃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读者参与现场问答
分享结束后,朱晓琳女士邀请嘉宾和读者,在现场体验传统植物染色技艺。读者们听完藕丝荷花织物的工艺分享,对植物染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体验活动展现出极高的热情,许多读者参与其中,将本次活动推向高潮。
读者现场体验传统植物染色
活动结束后,嘉宾、工作人员及读者朋友们上台合影留念。
嘉宾合影留念
(文/梁玉琪 黄华超 图/王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