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站为互联网非涉密平台,严禁处理传输国家秘密、工作秘密或敏感信息        
十六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得益于新一届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全体师生员工精诚团结、奋发进取,各民主党派坚定“不忘合作初心,共同携手前进”的理念,不断提高思想共识、履职能力及参政议政水平。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速度不断加快。
作为一名民建会员、人大代表,我深知自己肩负时代重担与选民期望。坚持深入群众,开展各类调研研究,积极思考,踊跃建言,力求见微知著、以点带面,促成相关民生问题的有效解决。2019年12月31日支部提交《关于高校食堂外来人员就餐管理的建议》,被学校的采纳。2020年4月份,向番禺区人大提交《关于建立健全外籍生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机制的建议》,形成人大提案。
工作之余,我积极参与各类专业论坛、讲座,与业内学者探讨各类前沿学术问题,并陆续发表论文,承担国家级课题,参加中美知识产权峰会等国际会议,更好地开展传道授业、立德树人之本职工作。
笃行致远,砥砺前行。我将继续立足本职工作,紧密联系学校改革发展实际,紧密联系统一战线广大成员,不断提高自身履职能力,积极参政议政,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广州国际校区建设乃至国家发展、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番禺区人大代表,民建华工基层委员会副主委,法学院教授 杨雄文
学校第十六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建筑设计研究院也取得了阶段性喜人成绩。
设计院紧跟国家步伐进行改革,对未来发展进行战略布局,把业务从建筑设计延伸至全过程产业链,先后成立EPC、BIM、景观、室内、市政等一系列领域的团队,实现多元化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
在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一期工程的设计与建设中,借着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及华南理工大学四方共建的契机,设计院竭尽全力为学校打造国际化一流校园。同时,也将先进理念和技术注入该项目,如采用城市街区式校园设计、设计牵头的EPC、全过程BIM应用、装配式建筑、国家绿色建筑研究课题、全信息化施工的智慧工地等,均为设计院乃至我市首次尝试。在出色完成国际校区的高标准建设任务的同时,也培养、锻炼了一个精干高效的设计、管理团队。
近年来,设计院荣获各类奖项共900余项,获奖数位居华南地区设计院首位,全国前列。同时,我本人也先后主持了多个国家级科研项目,并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出版学术著作6部,培养硕博研究生40余人。
设计院经营形势逐步向好,团队力量不断壮大,种种佳绩离不开与学校的同频共振,今后,我将继续带领设计院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广东省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委员、省委常委、华工基层委员会主委,建筑设计研究院总经理 倪阳
近年来,学校教育、科研蓬勃发展,高水平成果、高层次人才层出不穷,顺利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国际校区也建成投入使用。作为一名华工人,深感骄傲和自豪。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我和我的科研团队重点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计算机视觉等方向开展交叉研究,在人机交互、景物分析、智能电商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取得了国际一流的科研成果,先后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和省计算机学会科学技术奖。
在做好教研工作之余,也尽一己之力服务于社会。作为CCF广州分部主席,和分部团队共同努力,推进CCF广州为粤港澳大湾区IT学科和产业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在致公党华南理工大学基层委的工作中,继承和发扬致公党华工基层组织的优良传统,和全体党员群策群力,进一步发挥高校海归人才的优势,联络世界各地“侨海”力量,积极引导“侨海报国”,开展了一系列社会调研、建言献策和社会服务,获致公党广东省委会先进集体等荣誉奖项。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身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仍将不忘初心,继续求实创新、砥砺前行。
——致公党华工基层委员会主委,研究生院副院长、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许勇
在与学校党委统战部亲密接触和合作中,充分感受到几任部长在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关心和促进民主党派的发展方面做的大量工作。学校党委统战部定期安排学校主管领导与各民主党派和团体交心,让大家了解学校的发展大计和民生关怀。学校关心各民主党派成员的工作和生活,使大家感到了组织的贴心和温暖。统战部关心和帮助学校各民主党派和团体的组织发展,我校九三学社的队伍这几年增加了20名新成员,他们大都是各自岗位的骨干。新老社员都能立足本职工作,为学校、广州市、广东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提出建议和意见,尤其是我们几位退休的老同志,一致在发挥自己的余热。
这几年中,我自己也担任了九三学社广东省委委员、常委和广东省政协委员、常委,深感到自己身上这份重重的责任。我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向省政协和社省委提出了十多份提案和建议,有些取得较大的社会反响。我和基层委的其他负责同志还带领社员到地方和企业开展调研,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工作,既发挥了社员老师们的知识才能,也丰富了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活动方式和内容,实现了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献策出力。
——广东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省委常委、华工基层委主委,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李汴生
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微信公众号